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2024年网络平台开发与建设(优选5篇)

网络平台开发与建设 第1篇

一、普通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与分析

高校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基于互联网的实现教学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和信息交流平台,称之为网络教学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学习者的参与程度需求的增长,对网络环境下远程学习的理解不断深入,从早期的VOD点播式教学平台到交互式教学平台,再现代的社会化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历经了三代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水平。引入信息化技术使得高校教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产生了大量新兴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平台在原来教学系统的基础上,从对教学过程(课件的制作与发布、教学组织、教学交互、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的全面支持,到教学的组织管理(用户与课程的管理),再到与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的整合,集成了网络教学需要的主要子系统,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网上教学支撑环境。

从建设模式来说目前在我国高校中比较常见的网络教学平台有以下几种:

1)商业化平台,国外商业化平台特点是技术力量雄厚,稳定成熟,但其费用比较高,功能适应性有待提高。国内商业化平台,特点是与高等教育改革联系紧密,适应国内教育教学环境,但随着功能实现日益全面,引入诸多先进的技术,其结构也就日益复杂,技术力量略为薄弱。

2)高校自主研发的网络教学平台,这类平台针对性很强,开发成本低,但其兼容性和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基于开源软件研发的平台,比如常见的Moodle等,基于开源软件代码,使用者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开发,也可兼并第三方模块,以达到更好的应用要求,灵活性强。但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普通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大多属于第二代网络教学平台,广泛运用即时通信技术开展在线和离线的教学支持服务,教学平台集成视频会议系统、聊天工具、BSS讨论系统、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学生提供学习导航、在线离线课程、答疑辅导、讨论、在线自测等服务,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加强了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强调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发挥优势:

1.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

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优质教学资源的不均衡,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这种现象越来越少,高校除了本身制作的高质量教学资源外,还可以通过共享、采购等方式引进其它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高校传统教学的主力军,在现代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师必须考虑到网络信息媒体的开放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等特点,重新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甑别与选择各类信息都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在课堂外甚至跨时间和跨地域进行教学信息的归类整理、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内容策划,以网络互动形式向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活动相融合,提供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积极思考与探讨。这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将由单一转向复合;教师将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学习的引导;教师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塑造;教师的主要任务从教学型到教学与科研并重。

二、普通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趋势

网络教学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高校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教学应用三大方面数字化成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发展的新趋势。

数据与资源整合集成,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脚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基本的教学资源管理功能,逐步实现异步双向交流、同步双向交流,再到将现实的教学方法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实现,建立智能化个性学习环境,并通过互联网共享,实现社会化教学平台,学习者利用社会化教学平台,通过智能化搜索引擎、RSS聚合、Blog(利用评论、留言、引用通告功能)、Wiki以及其它社会性软件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网络,包括资源网络和伙伴网络,并处于不断的增进和优化状态。其主要特点是社会化,集体智慧的分享与创造,强调学习社会化,资源共享化。

多元化的知识渠道、立体化的教学层次、数字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模式个性化,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提供形式多样的、层次分明的教学模式,使每位学生都能以最佳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民办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中国改革大潮中民办高校开始兴起,近年来更是快速发展,2012年更是有5所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审批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与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自身办学特色,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专业性人才。然而,院校发展时间短,软硬件建设起点较高,建设资金相对不足,师资队伍与生源素质层次复杂,教学资源少等问题,制约着民办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高速发展之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式也会随之发展变革,模式化的网络教学平台明显并不适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所需,那么民办高校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来建设具备自身特色的网络教学平台,通常有两种建设发展模式,一是以学院重点特色学科专业为突破口,先强化特色专业教学效果,累积建设发展经验,逐步发展到其它学科专业,达到以点带面的发展效果,特点是投资相对少,人力物力集中,发展见效迅速。二是以受众面最大的基础学科开始,强化基础课程教学,进而推动特色学科专业的发展,特点是平台受众面相对广泛,反馈信息和教学资源来源众多,建设方案多样化。两种建设模式的利与弊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结合民办高校自身情况进行判断选择了。

无论是何种建设模式,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必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应用集成、交流互动等建设环节进行详细的调研与分析,建立契合实际需求和自身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并且合理规划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是网络教学平台的核心和关键。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化组合、有序发展[2]。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引进优质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同时采用院校联合、校企联合等方式聚合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对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和创新,使教学资源库更符合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另外网络教学平台还要具备稳定性、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扩展性。

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各级领导要执行统筹规划和监控管理职能,职能服务部门要积极配合进行教学资源、硬件平台的建设与技术管理及其应用的推进等工作,教师是一线工作主力,熟悉教学过程,能更直接、准确地把握和定位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辅导与答疑、平台功能建设与使用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则是平台的使用主体。应着重关注学生的意见,多以启发式、案例式呈现学习资源,带动学生学习,使他们逐渐适应平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能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3]。

最后,网络教学平台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备丰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手段,同时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

网络平台开发与建设 第2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网络实验 建设

一、民办高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目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首先建立一个覆盖各个层次教学和实验要求的、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实验实训室,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测试型、验证型和自创型的实验使学生熟练的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要点和加强实际动手能力,全方位的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高速网络的组建、管理、开发和设计、安全及应用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到位的实验实训环境。

(二)其次应紧跟当前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前沿动态,力求有能力开设一些比较复杂和高端的网络实验,此类试验中学生们需要在实验室中熟悉从边缘的接入层、汇聚层、核心交换层及整个网络体系的要求较高的实验。

二、网络实验平台建设的目标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首先应该达到网络实践教学的需求标准,网络课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相辅相成,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紧密结合。所以建立网络实验平台、开设网络实验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老师的理论教学以支持提高理论教学效果。网络实验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此环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它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同时,计算机网络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通过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条件的改善来得到提高,使得教师能够接触到比以前更多的前沿网络知识和技术,这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网络技术方面的素养和网络理论和应用的教学水平都大有裨益。

(二)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就业竞争力。专业的网络实验平台可以让学生动手搭建网络、动手调试、配置网络,通过提供真实的网络环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各类网络设备和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际运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加深学生对于网络原理、协议等知识概念的认识。通过在实验室的实践学习,使得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练习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加强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践能力,这些都能够使学生在将来的就业环境中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网络实验平台还可以和社会上各类网络培训机构合作(例如思科公司的CCNA)为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的场所,这能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考取相关的职业能力证书,并且让持证的毕业生在就业中体现出更大的优势,达到民办高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三、网络实验平台的内容规划

要建立一个实验平台,我们考虑的问题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学生的水平老师的教学质量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上,总体预算能不能达到实验平台建设的规划要求,所开放的实验能不能把理论与实际串联起来让学生在竟可能多的实际应用环境中学到知识和经验所以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来对实验平台的建设进行规划。

由于网络线路的复杂性及协议的多样性,要求网络实验平台尽可能多的模拟这些环境。同时基于实际网络结构及应用的复杂性、多样性,网络实验平台应具备能包含尽可能多实际应用环境的模拟。同时兼顾考虑本科生教学和提供各个层次水平的培训,应从多个方面考虑实验室建设的情况。

建设网络实验平台,对提升高校办学条件、加强教学与科研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可否认在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上我们和国外先进国家的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而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又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我们只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更新的过程, 必须坚持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走标准化、通用化道路。日后网络实验平台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升级,以满足教学和研究的需求。对于民办高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同时选用的设备又要贴近实际,努力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

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阐述了有关民办高校网络实验平台的建设设计方案。

四、结论

本文给出的网络实验环境构建方案思路,主要为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提供实践教学环境,同时还可以为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和相关课程提供实验条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提供从最基本的网线制作、网络搭建和配置到高级的网管软件配置使用、网络综合布线以及复杂网络构建和管理等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当具备了一定的师资力量和网络环境后,本实验室可以结合当前的商业网络认证培训的发展,建立一个培训基地(比如Cisco 系列网络工程师认证CCNA/CCNP/CCIE),满足校内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要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本专业在网络教学方面的知名度。总之,要培养高水平高技能性的网络技术人才,建设一个高性能的网络实验室是必不可缺的。

参考文献:

[1]饶建辉,程小辉.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实验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

[2]刘光铎,颜玉兰,蒙文荣.局域网组建及维护基础与实例教程[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网络平台开发与建设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电视台 三屏融合

目_络新媒体相关技术已日趋成熟和丰富,给用户带来电视点播、电视时移和电视回看等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收看习惯的新体验,变被动收看为自主收看,带来的“三屏融合”、“台网联动”等新的业务模式,无疑将对传统电视业务形成巨大而冲击。在此背景下,网络电视台作为新兴产业,将是在三网融合中提高电视台自身竞争力,拓展市场,获得利润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其重要性和巨大的效益越发显著。

1 系统总体设计

我市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一个构筑在互联网络之上的全业务内容运营平台系统,节目通过分发网络向不同地域、不同终端上的用户提供双向的、互动的、交互的内容服务和体验,并最终实现内容的跨平台无缝融合。

系统构架设计

内容服务平台

内容服务平台对内容进行统一管理下的汇聚、生产与管理,为业务运营中心提供基础内容支持。内容中心包含有这些主要功能:信号收录、内容汇聚、内容生产、内容管理、内容推送。

运营平台

运营服务平台直接为用户提供各种内容服务业务,完成内容的运营任务。主要包含这些功能:内容组织管理、用户管理、视频数据库、社区管理、统计管理、门户服务、流媒体服务、广告管理等。

传输分发网络

传输分发网络采用“中心―边缘”的存储与服务分布管理。实现跨运营商,跨地域的内容传输.经过传输分发网络,内容被中心节点分发到遍布各地的边缘节点,使得各地用户能够经过最短的物理链路取得内容,从而大幅提升访问效率.并且由于传输分发网络使用网络分布式的结构分散服务压力,使得核心服务的出口带宽和负载大大降低,而抗压能力大幅提升,从而获得更高的服务/成本比。

终端

各种提高用户黏度的业务将通过终端来展现。包括手机、电脑、电视三屏之间的互动与分享。

业务流程

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面向我市网络广播电视台应用的网络系统在节目生产、业务流程管理、资源管理形式、节目形态等方面都做出了大量改变,业务走向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节目“采、编、播、管、存”流程,而是按新媒体实际业务需求分为“内容制作、运营、分发传输、终端呈现”共4个主要功能环节。在这几个主要环节之下,还可以细分出内容制作、内容安全、内容搜索、内容存储、内容共享、平台管理、内容传输、网络安全等多个子项。

功能设计

我市网络广播电视台是基于Internet面向公众用户的视频系统,它将来自多方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并通过网络分发,对各种终端用户分发,它的功能模块不同于传统信息类应用,它不仅关注自身信息的,满足不同终端视频格式需求,同时更注重三屏融合的展现与交互,提供基于个性化、订阅式、主动推送式的即时服务功能,打破用户的终端局限,使得信息服务无处不在。

业务实现

三屏融合是技术和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广电行业也已经进入了以强调参与和互动为主题的时代,面向三屏融合的新媒体技术与多年来传统的单向广播式媒体不同,其核心是聚合不同信息源和互动体验,它的发展将带来传媒服务体系的全面革新,进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强交互与业务多样性需求。

手机、电视和计算机,是用户处于不同状态时的入网终端,随着我市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设,三屏融合也将实现,打破以往这些设备之间的界限。

“三屏合一”将在PC、电视机和手机“三屏”之间,通过不同的运营商网络连接,形成视听内容的传递和互补。三类终端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资源,以用户为核心,在三屏之间形成良好的视频资讯传递互补和服务统一,从而推动基于“三屏”的我市网络广播电视台内容价值的提升。

2 系统总体架构

我市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平台从系统架构上可由内容服务平台、运营平台、传输分发平台、台客户端平台四大部分组成。

(1)内容服务平台主要负责我市网络广播电视台音视频内容的汇聚、拆条加工、媒资管理、转码推送功能,它主要负责网络电视台的内容支撑应用。

(2)运营平台主要负责我市网络广播电视台前端以及后台管理。前端主要包括WEB、客户端,后台管理包括CMS内容管理、广告管理、用户管理、社区管理、统一认证、数据分析、用户检索、虚拟直播等功能。

(3)客户端平台是主要是开发手机、PC、平板电脑上的客户端软件及其后台支撑系统,实现多屏展现功能。

(4)传输分发平台,通过P2P、直播时移、动态带宽自适应、大并发及突发峰值的耐受机制等流媒体技术,为我市网络广播电视台用户提供高响应,低延迟、类广播级效果的用户体验。

3 系统工作流程

如图1所示,网络电视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高性价比的建设方案,以降低运营模式探索成本,这不但符合网络台的现阶段利益,并且确保三网融合大背景下,与时俱进,及时把握这次新媒体大发展的良好契机,建设我市网络电视成战略转型,继续以我市互联网主流代言人的身份,利用网络跨地域特征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我市”,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网络平台开发与建设 第4篇

一、让校园网络规划有序、持续发展

校园网络的建设不能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要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重视规划,合理布局。我校2006年新建校园网时,主干网络采用光纤,并于2009年5月接入教育城域网,并根据管理的需求,采用VLAN设计。

(1)在方案设计时以实用为原则,满足学校对网络应用的各种需求,充分实现学校内部管理、教学和科研的网络化、信息化要求,使网络的整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2)为保障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通过对网络进行软、硬件的配置,抵挡来自校内外的不安全因素,并通过“百络网警”实现对网络的整体安全控制,实现IP+MAC地址的绑定,有效保障了网络接入和数据传输的安全。

(3)学校网络节点较多,在主要节点上采用可远程管理的交换机,保证校园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网络故障检测的效率。

(4)在满足学校需求的前提下,根据性价比,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以获得最大的应用价值。同时,还考虑到可扩展性,根据目前的配置,能灵活地对网络进行扩展,以适应日后的发展要求。

二、让校园网成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阵地

通过开展创建“网络文明班级”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普及网络知识,倡导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提升校园网服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及应用水平,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使所有班级全部达到“网络文明班级”标准。具体措施有:(1)倡导“文明、健康、绿色、诚信”上网,开展以“e网平安—文明上网”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网络自律教育,增强网络文明道德观念。(2)学校组织网络征文、应用、管理等各项活动,做好基于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的各类平台的应用、管理、维护等工作。

三、让校园网站成为对外宣传和服务的窗口

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宣传和服务的窗口,同时它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是家校联系的重要窗口。网站基于 ASP+Access架构,通过后台管理,即时、动态更新内容,所的内容反映了学校教育、学习的方方面面。在管理上,由学校办公室、团委、网络管理员负责内容的更新和维护,校长、办公室主任和网站管理员负责审核。网站栏目分为资讯类和互动类。资讯类栏目分为:校园快讯、学校概述、教育科研、教师园地、学生园地等几个版块。互动类栏目有:领导信箱、公众留言等版块。这些版块的互动性提高了学校事务的透明度,增强了教师、家长和学生访问学校网站的积极性。通过这个平台,使社会监督学校办学,向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多了一条通道。

四、让校园网促进学校内部的即时通讯

1.传统网络环境带来的弊端

(1)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制作好课件,都会用U盘携带到班级的电脑中,由于U盘病毒、U盘损坏、系统问题、U盘接口或驱动不兼容等因素,都会耽误宝贵的上课时间,影响整堂课的授课效率。尤其是一些老教师,由于对电脑操作不熟练,制作好课件却不能有效利用,不但浪费精力,还会影响他们制作课件的热情。

(2)病毒泛滥。因为需要从家中、学校或其他地方用U盘进行课件或资料的拷贝,难免感染上病毒,会经常导致学校的电脑死机、瘫痪,网络运行缓慢,增加了网络管理难度。

(3)信息闭塞,交流渠道不畅。以往教师利用通讯工具,如手机、网络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浪费了宝贵的网络资源,同时教师之间的课件交流、信息交流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外网不通的情况下更是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而对于其他一些网络交流方式,如共享、FTP等方式,要通过较多的学习才能掌握,限制了部分教师使用的热情。

2.用AM(Active Message)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1)促进了校内信息的有效传递,每名教师一个账号,每个教室一个账号,分楼座、分教研组、分级部进行划分,通过收件箱可以方便地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而且速度很快,达到1000 Kb/s以上。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所需的课件传送到班级账号中,上课时在班级的电脑中打开即可。

(2)改善了教研渠道的单一性,通过在线会议便可将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召集在一起,即时进行网上教研、集备。

(3)激发了教师利用网络平台的积极性,促进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因为使用简单方便,教师愿意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交流,促进了教师间的合作。

(4)改进了师生间的课外辅导渠道。以往的辅导只能面对面地讲解,现在学生有疑问,可以直接通过班级的电脑与教师进行沟通,等教师在线的时候,可以及时回复。尤其对那些不喜欢面对面求教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多提问题,促进了教学。

五、让校园网成为方便、实用的资源共享平台

(1)在学校内部,用HTTP建设内部共享平台,用Web网页方式,教师在校内电脑上用浏览器直接输入相应地址,就可以看到其他教师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这种方式简单易行,而且还具有课件、教案、资料等的上传功能,只需轻轻一点,选中要上传的文件,就可以将其传送到共享服务平台上,增强了全体教师参与建设资源库的积极性。

(2)建立网上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具有容易保存、点播和预览方便的特点,通过校内网络实名注册账号,验证后即可在线阅读和下载。目前有电子图书20万册,内容丰富,并有开放的接口功能,可实现电子图书的添加和动态管理。

六、让校园网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我们建设了网上教研平台“园丁圃”,本着自由、平等、碰撞、交流的原则,以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理念,让所有教师参与其中,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明天各抒己见。“园丁圃”设置了教学研讨、心得分享、课题研究、读书园地等主版块,其中教学研讨设置了教学常规、思想碰撞、观课议课、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新课程标准等栏目。平台建立以来,教师们围绕如何命题、如何说课、如何评课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大家以《新课程标准》为纲,结合学校目前开展的“先学后教、互助合作”研究课题,深入探讨本学科的实际问题,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们也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学习感悟,以及如何开展教科研研究,特别是开展“草根式”课题研究发表在网站上,交流共享。

七、让校园网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沃土

网络平台开发与建设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学校;校园网络;信息平台

关于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考必须先了解校园网站。校园网站可以实现对于教育资源在学校的共享,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对于课程信息、考试成绩的查询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查看并修改自己的课程信息,老师可以对本班学生成绩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简而言之,校园网站是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远远不是校园网站的建设。

1 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构成

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构成部分,其中校园网络信息平台主要由校园网、网络内容、使用功能构成。几个基本构成部分缺一不可,只有内容完善才能使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发挥其作用。

校园网

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构成,校园网是基础。没有校园网,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就无从谈起。首先学校需要为信息平台的建立购进必要的器材设备,有条件的可以建立100M校园网。然后建立一个学校网站,并向各部门以及教师与学生推广其网站。在农村校园中,学校更是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校园网使用条件,例如建立微机室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便利。并且学校需要培养学生和老师对于校园网的使用习惯,只有校园网被教师及学生广泛使用,校园网的建立才有价值。

有效实用的内容

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最主要的功能是为教师及学生提供有效的内容,网络内容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校园网的建设质量。其中为了达到内容的真实性,每天对内容进行更新,保证网络内容的准确及真实性。网络内容不仅要保证真实,还要保证内容的实用性,否则再多的内容对于网络的使用者即教师和学生都是毫无用处的。

使用功能的提供

平台中,各种功能是不可缺少的。在平台的建设期间,可以通过平台中反馈功能,了解平台使用者的对于功能的需求,对于他们的建议与需求进行讨论及取用。学校应及时对于平台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升级。为用户提供类似于论坛的交流地点,让用户可以对学校的建设进行讨论,为用户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

2 当前农村校园信息平台现状

技术还不成熟

目前在城市高校中,大都建立了基本完善的校园,其网络已达到100M甚至1000M。但在技术较落后的农村,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的限制,其网络建设还不完善,主干网网络建设赶不上城市高校的水平。有些农村校园即使已经到达100M标准,但其他配套设施的置购还跟不上网络的发展。从平台建设的整体来看,农村校园对于硬件的置购重视过度,对于软件的选用、管理人才的培养及招聘热度明显不足。导致对于硬件的利用不够,整体平台技术也没有得到极大的发展。

缺少统一化

对于一个学校的校园网,现在还存在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系统、各部门各自为政、学校的不到有效的统一管理的现象。由于缺少统一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不畅,在某部门的一些信息传到另外的部门时不能直接使用。对于学校公布的信息,每个部门获取的时差大,可能在一些部门已经得到了落实,而在别的部门却还没有收到信息,或者由于实用软件的不同,其部门还在进行数据的转换过程中,这对于学校的统一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对于学校高效统一的管理各部门也造成了影响。

服务粗糙

有些校园网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例如由于学生及老师对于信息交流的实时化的需求,传统的Email服务已不能满足信息化的现代教学工作。校园网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信息交流系统,才能满足学生及老师的需求。

3 农村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

树立完善的平台建设计划

对于当今有些农村校园在建立100M校园后没有更进一步的建设计划的现象,学校高层管理部门应在校园网建立初期就树立建设计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计划进行改善和落实。 如何利用校园网实现无纸化办公从而实现信息平台的作用,都取决于是否有成熟的建设计划。只有树立好完善的计划,才能够在建设期间少走弯路,不至于在建设期间迷失道路造成资金与时间的浪费。

为校园网的使用提供便利

在农村校园中,学校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校园网使用条件,例如建立微机室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便利。并且学校需要培养学生和老师对于校园网的使用习惯,让学生形成善于在校园网查找资料、进行课程管理的使用习惯。在教职工中形成通过校园网进行学校管理及成绩的使用习惯。在平台的使用期间,为教师提供公布及修改成绩的功能,为学生提供查询课程的功能。只有校园网被教师及学生广泛使用,校园网的建立才有价值。

建立数字化体制

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离不开数字化。在校园信息平台建设中,将已有资源数字化,方便资源的上传与下载从而实现资源流传的高效化。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从而实现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对数据进行管理。在农村校园中,也应注重数字化建设,摒弃传统全靠人力来进行校园管理的习惯,建立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学校的数字化管理的使用习惯。

应用系统的统一化

在一些农村校园中,由于设备技术采购时间的不同以及其他原因造成了新旧设备的同时使用,从而造成了各部门使用的信息平台系统、软件不同,这对于学校的统一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农村学校应注重对于使用系统、管理软件的统一性。制定统一的系统标准,对于公共信息制定一定的标准,尽量消除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平台系统的差异。学校保证资源采取的数字化标准相同和各部门管理软件的通用,能够增强公共信息的通用性,这有利于信息共享的流畅,对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也有极大好处,最终有利于学校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管理。

以应用推动网络基础服务的发展

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建设远远不只是硬件的建设,对于软件的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农村校园中,学校应该改正其对于硬件的过度重视而对软件重视不够的错误做法。校园网络信息平台是由硬件与软件构成,而应用又是软件的基本形式。校园应引进管理人才,加大对底层的软件平台的开发程度。应用将是提升网络利用率的重点,网络的出现对于应用的传播有着特殊意义,而反过来对于网络的增值应用优势对于网络使用的有效补充。学校可通过对于增值应用的加大开发和使用,来实现对于网络的合理高效利用。

4 总结

对于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工作,农村校园也不应落后,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对于校园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对于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提高。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校园信息平台,农村校园的管理层面需要摈弃一些落后的观念,加大对于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并实际运用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中,最终做到合理利用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占海文.校园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3(20):361.

[2]_.校园网络平台改进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张智秀.基于URP理论的新一代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4]邓志武.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

[5]陈卫民.多网合一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安全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