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无锡的品牌建设情况(合集)3篇

2024年无锡的品牌建设情况 篇1

城市品牌价值是一个很学术很宽泛的概念,涉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历史底蕴,城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等等,如果非要这三个城市排下位置,个人觉得南京高于苏州高于无锡。

经济方面,毫无疑问苏州高于南京高于无锡

国内外名气影响力,南京高于苏州高于无锡

历史底蕴,南京略高于苏州高于无锡

学术教育,南京完全高于苏州和无锡

那些什么幸福指数啊等等比较抽象的就不作比较了,所以总体还是南京第一苏州第二无锡第三的。

但是,这三个城市都是很厉害的角色,所以哪怕老三无锡,放很多省份都是能放第一的。

2024年无锡的品牌建设情况 篇2

无锡最令人骄傲的莫过于无锡的绿色交通城市规划

继成为“全国最畅通城市”之后,无锡交通建设又摘得一项全国性荣誉。无锡从全国27个绿色交通试点城市中脱颖而出,与北京、重庆、杭州、厦门、武汉一同获得交通运输部授予的“绿色交通城市”称号。这是我国建成的首批绿色交通城市,全国仅六个城市获此殊荣,无锡是全省首个!

(图:张惠良)

交通智能化、方便市民出行,这是无锡获得“绿色交通城市”称号最主要的原因。交通运输部“建设绿色交通城市区域性试点项目”考评专家组对此高度认可:“无锡交通信息化、智慧化走在全国前列,靠着‘最强大脑’实现交通组织高效运转。”足不出户随手打车、“感知客运”安全出行、智能驾培节能降耗等绿色交通智能化项目的实施,更颠覆了市民传统出行模式和行业运营模式。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后,“智慧交通”将整合全市的交通运营信息资源,打造一个综合性的智慧便民平台。

发展绿色交通,无锡有着天然优势。业内人士认为,无锡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成型,是交通要素最全的城市之一。那么,无锡绿色交通的优势在哪儿?看完这些,你一定会觉得骄傲!

1公路网络

截至2015年底,无锡全市等级公路达7695.7公里,路网密度达166.24公里/百平方公里,稳居全省前列。全面启动新一轮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建设,G104、S342、S240、S122、S229等项目实施完成。近期,苏锡常南部高速项目也有了眉目,大面积湖泊水上钻探进入尾声。这条高速全长约45公里,其中无锡段22公里,以全隧方式穿越太湖11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47亿元,其中无锡境内投资约105亿元,是无锡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公路建设项目。

2铁路网络

随着京沪高铁、宁杭城铁相继建成投用,无锡正式融入上海、杭州、南京的“1小时交通圈”。截至“十二五”期末,市域内铁路总里程达295.8公里,比“十一五”末增长了49.4%,“一纵四横”的铁路网络格局已经形成。

3航空

在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最高点达到39.2米的“怒放莲花”机场二期航站楼,已于2015年1月全面启用,成为锡城的又一地标建筑。此外,通用航空方兴未艾,华西通用航空公司、亚捷通用航空无锡公司先后开航,江阴通用机场、宜兴丁蜀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4航道与港口

过去五年,无锡全面启动境内6条干线航道建设,苏南运河无锡段、锡北线、锡澄运河江阴段及惠山段相继建成,累计新增三级航道62.4公里,五级航道54.3公里,等级航道占比达30.5%。新建码头泊位18个,新增万吨级泊位6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500万吨,累计拥有千吨级以上泊位91个,其中万吨级泊位47个。无锡(江阴港)拥有10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最大靠泊能力达15万吨,基本建成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

5地铁

2014年7月1日,无锡地铁1号线惊艳首秀,不到半年时间,2号线也开通试运营,开创国内地级市首轮轨道交通建设即在一年内开通两条地铁线路的先河。至2016年6月底,地铁1、2号线已累计完成运营总走行公里约850万列公里,累计客流量1.28亿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37.42万人次,2016年日均客流量22.32万人次。目前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南延线正按计划顺利推进,3号线一期力争在2020年建成通车。

小伙伴们,是不是与有荣焉?期待无锡的交通更加节能绿色!

2024年无锡的品牌建设情况 篇3

无锡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优质稻米远近闻名,身处太湖沿岸,出产水产品自然不在话下。前不久看过无锡日报上的一片报到,说是无锡人一年能吃掉40万吨东北大米,粮食自给率不到百分之40。在天惠、大润发、欧尚这样的大超市里看到的情况确实如此,苏北大米,东北米比比皆是,无锡本地品牌的稻米少之又少,只看见了明珠大米这一品牌。锡城市民也都习惯了吃东北大米,10公斤袋装规格该店每天约可以卖掉50袋,3元/斤的价格老百姓也能接受。至于本地产的无锡品牌大米,天惠超市员工表示,在她做店长的这几年没有在超市卖过,无锡田里产的米还没有形成大名气的品牌效应,其他店和粮油市场情况也大抵如此。无锡大米软、糯、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上海等周边城市很抢手。但上世纪90年代起,河道水环境变差,稻田化肥用量加大,农户分散种植格局导致优质水稻品种难以大面积推广,无锡大米开始变得香味少了、糯性低了。一位乡下老伯说60年代早期种植过世界稻还有老来青,农垦58。当年种双季稻的时候,早稻收上来时,新米粥比糯米的还好吃,新米吃口香,用柴火在土灶上烧很容易煮烂,烧的是新稻草,整个村子都飘着缕缕的清香,新米饭烧熟后就连锅巴都好吃。不像现在市场上的大米,被赋予了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营养“功能”,但花样再多,总也感觉不如过去乡下的新米饭好吃。现在无锡市民还能吃到这样的大米吗?

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经济重镇,农业产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仅0.27亩,是全省最少的,比倒数第二的常州还少22%。乡下连片的水稻田,风吹稻花香的场景没有了。时下瓜果蔬菜、特色种植多起来了,水蜜桃、本地瓜、葡萄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在这么少的耕地上还有多少来种植水稻,村民们留下自己吃的口粮外,剩下部分进入流通环节,一部分作为储备粮,还有一部分在周边就被消化掉了,在市区很难买到,因此市面上很难见到本地产的大米了。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在现有土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产量,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切实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提高其种田积极性。无锡每年都要招收大量的高层次人次,其中海外留学精英也很多,给以优厚待遇和好的工作环境,但在农林牧副渔这一块,则是人才洼地,很难引来金凤凰,行业缺少一些具有战略眼光、前瞻性思维的领军带头人,很多人都是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只有创造有利条件引进留住大量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才有可能带领本地的水稻种植、加工、销售走出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困境,做大做强品牌,提升竞争力,形成多个产业龙头企业,扩大供应量,才能恢复无锡稻米昔日的荣光,登上老百姓的饭桌。

猜你喜欢